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如何强化国家引导支持加快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剑平提出了相关提案。近期该提案收到了国家能源局的答复函,谨此与同道们分享。
周剑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国家引导支持加快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并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现答复如下:
太阳能热发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首批示范项目的带动下,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52万千瓦,位居全球第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给太阳能热发电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原则赞同您提出的引导支持加快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的建议。
关于延后光热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投资主体变更、投运时间。为支持光热发电产业健康发展,2016年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20个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太阳能热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881号),明确2018年底前投产的首批示范项目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标杆上网电价。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给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的《关于落实好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函》中明确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于2021年底前全容量并网的,上网电价继续按照每千瓦时1.15元执行,之后并网的中央财政不再补贴。此外,《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46号)明确了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股权结构、场址等建设内容的调整机制,以及示范项目退出机制等。
关于强化财政支持采用新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工程补贴。财政部提出,一直以来,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相关科研工作,如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等重点专项,支持相关领域科技创新。下一步,中央财政将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手段加大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一是通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提供科研活动支持;二是通过基本运行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等加大对相关领域支持力度;三是采用“先实施、后拨款”的资助模式,由企业等创新主体现行投入并开展各类科技活动,通过验收后再给予补助,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关于优化布局太阳能热发电,在可再生能源规划中加大太阳能发电原创性技术研究。我们高度重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经过组织实施“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我国突破了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和槽式光热电站关键技术,研发了塔式定日镜、熔盐吸热器、熔盐储热、电站控制系统等成套关键设备,形成了槽式真空管、槽式反射镜、槽式聚光器示范生产线,建立了德令哈10兆瓦熔融盐塔式示范电站、延庆1兆瓦槽式示范电站等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专项,研制了一批高温低成本的核心装备技术,建立了超临界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十四五”期间,结合前期已形成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基础,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部署研究了“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进一步部署新型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在太阳能聚光、吸热、换热、储热等方面探索新原理和新方法,积累原创性技术,降低发电成本,拓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应用场景,促进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利用。
感谢您对国家能源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1年8月30日
关于强化国家引导支持,快速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的建议
太阳能热发电是集光热转换发电、大规模储热和电网同步机特性于一身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太阳能热发电具有长时间储能且采用蒸汽轮机同步发电机技术,且储热成本低于电化学储能,可为绿色电力系统提供可靠廉价的保障与支撑,也可以大规模减少对储能电站的需求。作为清洁低碳、稳定、安全、高效的灵活电源,太阳能热发电对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推动能源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从“十五”期间开始,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的支持下,截止2020年12月,我国已有3座实验电站,8座商业化太阳能热发电站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50万千瓦,同时中国企业在国外总包建成和在建的电站达到100万千瓦。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已形成,关键设备部件已全部可国产,产业大发展蓄势待发,太阳能热发电成本也进入了下降的快车道。
灵活可控的特点使得光热发电并网既具有可再生能源效益又具有灵活性效益。发挥运行灵活性特性,可以实现光热与风电光伏及其他能源打捆的平滑效益,提升区内消纳和打捆外送中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下,光热发电的电力支撑效益显著,有望成为部分地区主要的调节电源重要选项之一,可以起到“利用可再生能源消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作用。电规总院对目前新疆电网进行过测算,建设500万千瓦的太阳能热发电机组,可减少新疆电网弃风弃光电量37.6%。太阳能热发电也具有承担基础负荷的能力,且已被验证。
同时虽然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基本成熟,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但总体发电成本偏高,目前在0.9元/千瓦时(含税)左右
,还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电价。
因此建议:
1. 尽快发布2018年后投运的光热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政策,同时对原投资方已明确退出的示范项目,应允许地方政府选择合适的投资方继续建设,并将机组投运时间延期至2023年底,以保证示范项目的示范意义和实施效果。
2. 为使太阳能热发电电价能尽快降低,建议国家财政强化支持采用新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工程补贴。例如,低成本聚光方式研发,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技术,600℃高温槽式和塔式技术,太阳能与火电联合运行技术,太阳能高温集热和化学能耦合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热电联技术等。
3.在国家能源十四五规划中优化布局太阳能热发电,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科技部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专项中规划和实施太阳能热发电原创性技术的研究,包括太阳能的收集、转换、存储,电能和化学能转换新技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