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何婷
9月22日上午,受兰州市科技局委托,由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甘肃省太阳能光伏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能源协会承办的第四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应用国际论坛”在甘肃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复旦大学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新高教授,中南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廖胜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明明研究员,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总工李世民研究员,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万全高工等专家,与来自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能集团、大唐电力等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及能源行业企业代表80余人,以及来自阿尔及利亚、马拉维、阿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9名专家学者参会并作交流。
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傅小锋出席论坛并作为嘉宾致辞,傅小锋表示,希望此次论坛能为未来行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也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推大家达成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合作。此外,甘肃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梁云升,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党委书记魏军教授,甘肃省科学院产业处处长任文斌,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负责人侯小荣等领导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jpg)
傅小锋
论坛由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剑平主持,周剑平指出,当前,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巨大潜力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愈发引人注目,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部分技术和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甘肃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到2018年,风、光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282万千瓦、839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一方面由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经济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长加速,发电区远离用电负荷以及输电线路建设不匹配等原因,导致局部光伏发电相对过剩,进而出现“弃光弃风”等现象。研究更加先进适用的技术也就成为目前可再生能源行业一个重要的目标,同时“一带一路”的发展也为新能源产能国际合作带来更多的机会,基于此,我们举办此次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应用国际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就相关前沿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交流。
论坛上,龚新高主讲“新能源材料的计算设计”,并指出第一性原理方法已经成为加速材料发现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使得能源材料的设计(逆向设计)成为可能;廖胜明以“太阳能及地热能利用资源评估及应用”为题,系统介绍了城市建筑太阳能资源评价方法与应用、太阳能热发电资源评估与系统优化、地热资源评估的反演算法等内容;张明明、李世民、万全分别就“新一代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与应用研究”、“开拓消纳,发展西部新能源”、“高比例光伏发电发展趋势及实现路径”做了论坛报告。同时,来自阿尔及利亚、马拉维、阿曼的6名专家也就本国资源与环境开发形势、太阳能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太阳能发展机遇及创新政策分析等议题作了介绍和讨论。
甘肃省太阳能光伏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太阳能民用产品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甘肃省新能源协会及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相关处室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也参加了此次论坛。

周剑平 魏军
.jpg)
专家报告

参会人员讨论交流

嘉宾合影留念
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共论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应用(兰州新闻网—兰州晚报)http://www.lzbs.com.cn/lanzhounews/2019-09/23/content_4531629.htm
第四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9月21日-23日举行(兰州市科技局)http://kjj.lanzhou.gov.cn/art/2019/9/9/art_3862_781184.html